Don Norman談人工智能與設計

[大衛選讀] Don Norman是認知科學與使用者體驗設計的重要人物。他是 「情感設計」和 「使用者中心設計」概念的主要推動者,對設計思維、使用者體驗、人機互動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這個課程影片裡,Don Norman談到人工智能在設計中的應用,以及在人人都可以做設計的年代,專業設計師所需肩負的重責大任。

重點摘要整理如下,全文連結:https://www.interaction-design.org/literature/topics/ai


現在的互動設計師正以各種方式,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改進了網路搜尋、串流服務和其他平台的搜尋演算法。AI 能幫助分析上兆位元組的數據,找出人類大腦無法找出的模式。

毫無疑問的,人工智能將改變用戶與產品和服務的互動方式。

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和聊天機器人,就是能針對用戶的輸入,做出即時反應的介面範例。使用經驗設計師 (UX Designer) 透過設計語音助手的聲音表徵,以及功能特性,以進一步吸引用戶。儘管聊天機器人僅是以文字呈現,但它們仍然需要在產品使用情境中,貼近人們能感知的常理。就像任何介面一樣,設計師希望創造出,用戶信賴而且喜歡使用的使用者體驗。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式,可靠度加上專業度,等於最後感知到的可信賴度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plus perceived expertise will lead to perceived credibility)。由於人工智能是為了服務人類,我無法想像在哪種情況下,用戶體驗設計會不重要…  如果搞砸了用戶體驗設計,不管你的人工智能技術有多厲害,都是沒有意義的。」- Dan Rosenberg, UX Professor at San Jose University

閱讀全文 Don Norman談人工智能與設計

人工智能已經入侵了人類文明的操作系統

[大衛選讀] 這一期經濟學人當中,有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標題是:「人工智能已經入侵了人類文明的操作系統」。

近期 AI 工具一波波導入,大家開心擁抱各種研討會新知的時候,我覺得是值得靜下心來去思考的觀點。

重點摘要整理如下,全文連結:https://www.economist.com/by-invitation/2023/04/28/yuval-noah-harari-argues-that-ai-has-hacked-the-operating-system-of-human-civilisation


Yuval Noah Harari 認為,人工智能已經入侵了人類文明的操作系統。這位歷史學家和哲學家指出,會講故事的電腦,將徹底改變人類歷史的進程。

自從計算機時代以來,人工智能(AI) 的發展一直困擾著人類。迄今為止,這些恐懼主要集中在機器通過物理手段殺掉、奴役或取代人類。但在過去幾年中,出現了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從意想不到的方向威脅著人類文明的生存。人工智能已經取得了一些驚人的語言操作和生成能力,無論是文字、聲音還是圖像。

人工智能因此入侵了我們文明的操作系統。

語言是幾乎所有人類文化的基石。例如,人權並未刻在我們的DNA上。相反地,人權是我們通過講故事,和制定法律時,所創造的文化產物。上帝神佛也並非物質現實,而是我們通過創造神話,和撰寫經文時,所創造出的文化產物。

貨幣也是一種文化產物。紙幣只是五顏六色的紙張,而目前超過 90% 的貨幣甚至不是紙幣,它只是電腦計算機裡頭的一串數字。賦予貨幣價值的是故事,是銀行家、財政部長和加密貨幣大師們,所告訴我們的故事。Sam Bankman-Fried、Elizabeth Holmes 和 Bernie Madoff 在創造真實價值這方面並不擅長,但他們都是極具說服力的說故事者。

一旦 AI 比普通人更擅長講故事、譜曲、繪圖,以及撰寫法律和經文,那將會發生什麼事呢?

閱讀全文 人工智能已經入侵了人類文明的操作系統

疫情過後,你的工作改變了多少?

疫情總算結束了,回想起一邊聽著衛福部線上記者會,一邊WFH。那個畫面真是歷歷在目。一邊聽著衛福部線上記者會,一邊收拾電腦回家WFH的那天下午。那個畫面真是歷歷在目。

三年後的今天,你的工作改變了多少,還是跟疫情前一樣嗎?

分享一下我的親身改變。2020年初的第一波疫情的影響不大,短暫的警戒期過後,工作模式就回到過往日常。真正的改變是2021年5月,本土疫情大爆發,開始三級警戒後。當時被逼著必須全遠端工作,也才真正去正視,要怎樣遠端團隊溝通、跨職能線上協作。

剛開始WFH,大家都是很新奇興奮的。在家工作能夠省掉交通時間,早上多睡一個小時,邊工作還可以邊洗衣服、邊收包裹。若是既定的工作做完了,還可以愜意地喝個下午茶、打打電動。那真的是很快活。

不過真的要長期遠端工作,考驗的其實不是老闆,而是專業工作者的個人紀律 & 工作素養。

在辦公室裡,當各種活動同步多線進行時,即使你什麼也沒做,只要到處走走晃晃,找人聊聊天、參加一些會議,也就很有工作感。就算沒有實質產出,也有忙了一天的感覺。

在家裡工作,那個環境的背景動態不見了。如果不去做自主的工作任務安排,很容易悶的發慌、沒事幹。等到真的要回到特定專案主題,做深入討論時,會突然發現自己不在狀況內。閒閒晃晃兩三個月過去,之後要再抓回理想的工作步調,就會很辛苦了。

疫情三年後,我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變。

閱讀全文 疫情過後,你的工作改變了多少?

為什麼第一份工作特別重要?

為什麼第一份工作特別重要?

之所以會特別意識到這件事,是在親手帶了上百位設計師之後會發現,有時候怎麼教就是改不了;也有時候是起頭對了,後面就整個往上衝了。

回想起來,每一個人身上,似乎都有一股強大的慣性。

像是一些過往有相當工作經驗的人,無論工作環境、組織文化、管理機制為何;到了關鍵時刻,大多還是會回到自己習慣的那套作法。

而以前沒有工作經驗,第一份工作就在我手邊帶著的人;即使離開多年,到了不同的地方有了各種經歷;偶然一遇時,那個做事的態度跟價值觀,還是會非常熟悉且清晰。

那個慣性,似乎是在開始工作不久之後產生的,而且一旦建立了,就很難調整改變。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從學校到職場的那個轉換點,會有很大的文化衝擊。在那個衝擊的當下,學到的事情,會深刻記在腦袋裡。

剛到職場,不論是與老闆的關係、跟同事的相處,再到與客戶的接觸;很多以前在學校跟老師同學的互動方式,到了工作職場都是得重新來過的。同時也有很多專業分工、績效考核、工作倫理上的要求,到了業界才會第一次遇到。那個在做人處世上的文化衝擊,會一部分重塑過往的價值觀,影響後面幾十年的工作態度。

另一個原因是,以年紀來看,25歲前後,也剛好是人生職涯發展的轉捩點。

閱讀全文 為什麼第一份工作特別重要?

設計遊牧 EP26 – 卡住了就來場設計工作坊吧!?

這是 2021年四月,設計遊牧的Podcast文字記錄。如果你對於這一集的採訪內容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收聽完整錄音內容:http://apple.co/32gkKdq

主持人引言:

相信大家都有參加或辦理工作坊經驗,每每聽到「設計工作坊」心中就會浮現一個使用很多便利貼、團體討論、腦力風暴的畫面,但是,工作坊真的如你所想像,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嗎?到底如何辦理一場讓客戶買單、成果有用、又能加速溝通的工作坊呢?這次邀請到 AJA 大予創意設計的使用經驗總監 David,來聊聊設計工作坊的迷思、實務經驗,以及如何應用

議題一:帶領小孩子工作坊的啟發前訪時 ,David 有跟我們提到如果今天不是做設計的話,會去做小孩子的啟蒙教育!你自己有帶著兩個孩子操作許多有趣的工作坊,並從中獲得很多啟發,應用在後來帶大人、帶客戶的工作坊上,要不要先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看見和收穫。

當初怎麼會想開始設計小孩的工作坊?有哪些有趣的設計和發現?

真的耶,我有時候會想,我是不是被UX耽誤的老師或教練,呵呵。不過,設計確實是很泛用的能力,懂得設計的道理,要做什麼事情都會容易很多,也比較有進一步連結跟創造的可能性。

回到IDEA for Kids的起點,最早是在三年前,我發現現在國小的孩子有兩個狀況第一個是資訊取得太容易,只靠Google查答案,不太去動腦想事情例如有一年寒假作業要畫年獸,小孩子Google圖片搜尋到什麼,就跟著畫什麼。他們對於年獸的起源典故沒有什麼背景理解,也沒有什麼深入的想像,就照著Google上面找到圖案下去抄,那真的是很可惜耶。

第二個是,學校裡的團隊協作、溝通互動太少不是你聽我的,就是我照你說的做,不習慣去做團隊的共創跟激盪。孩子的可能性本來應該是很開闊的,一群孩子湊在一塊,能打開的空間應該很大才對。如果都只能一個人單打獨鬥,那就浪費了這個可能性。

所以,在一次的契機下,造就了IDEA for Kids的設計思考工作坊原型。那是2018年,那年規劃要去日本東京迪士尼玩。跟鄰居的兩個小朋友一起出門,總共四個孩子,吵了半天,到了出門前的一週,大家對於要玩哪幾個設施、行程要怎麼走完全沒有共識。像是巨雷山,他們的討論是那裡會打雷,很恐怖,我不要。你一聽就知道他們沒有什麼脈絡,就只是瞎吵一輪。其實這跟大部分的大人開會很像,哈哈。

我花了一個晚上,把迪士尼兩個樂園,總共60幾個遊樂設施,都做成討論用的牌卡。相關資料都在迪士尼官網上,複製貼上就可以了。接下來就走共創討論的流程:

首先是「理解」:帶著孩子先從看迪士尼的樂園設施介紹影片開始,搭配牌卡說明,每看完一個就把牌卡貼上牆,先對個客觀事實有一致性的理解,後續的討論才有個基礎。

接下來是「設定討論框架」。其實一天最多就只能玩8-10個遊樂設施,一定是玩不玩的,得去做挑選跟判斷。跟孩子討論,那你們的選擇的條件是什麼?他們第一個選了「冒險」,這是孩子心裡的渴望,很好;選了「有Fast Pass的」,很聰明,因為他們發現有Fast Pass的都品質保證;選了「台灣沒有」,很務實,出國玩就是要玩點不一樣的;最後選了「恐怖」,這不是因為喜歡恐怖的東西,而是想要去揭穿大人的陰謀,因為這一定都是大人編出來呼嚨小孩的,他們想要去揭穿大人的騙術。很好,有自己的想法,有一致性的討論條件跟框架,這樣後續就可以務實地交流跟決策。

閱讀全文 設計遊牧 EP26 – 卡住了就來場設計工作坊吧!?

OpenHCI專訪: 台灣最大UX設計顧問團隊,有著怎樣的日常,如何看待設計?

晚上七點,David從容走進會議間,手上提著一袋晚餐和飲料,笑著說怕我們餓;這樣注重每個體驗細節的態度,融入了他與設計團隊的日常。OpenHCI採訪小組這次來到深根臺灣設計顧問領域多年的AJA大予創意設計,並很榮幸能與其使用經驗設計總監David 陳文剛(以下簡稱David)進行一個多鐘頭的訪談。

秉持“Real problem, real solution”,在每個設計流程都做到位

一開始,我們好奇地詢問AJA有沒有什麼服務準則、設計規範?David 則表示,其實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準則,但存在著服務客戶的終極信念:“Real problem, real solution” 他也進一步解釋,如果還沒有定義出真正要解決的問題,專案就不會立刻開動。許多題目起點上看似要幫助特定用戶族群,但是深入理解釐清後會發現,也許關鍵問題不在這裡,也許真正需要關注的users, 甚至是stakeholders比我們想像的來得多。

至於該如何評估是否為 Real problem, real solution呢?David 認為需要去思考:「專案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是否有清楚的目標?以我們的專業能不能做好的探索與落地?能不能真正幫助到客戶?這些條件都符合,我們才會去承接專案、服務客戶。」David也補充,一旦AJA的團隊幫上忙後,客戶通常會持續與他們合作,無論是延伸既有專案,或是接續去挑戰下一個更難的題目。他也提到必須要讓甲方和乙方的關係是長遠而健康的,在路上遇到也能像朋友一樣開心打招呼,是他們一直期待的合作關係。

閱讀全文 OpenHCI專訪: 台灣最大UX設計顧問團隊,有著怎樣的日常,如何看待設計?

快訪唐鳳:如何把設計帶進政府

2019年4月12號,早上9:00,天氣晴。由於MIX創新設計年會籌辦聯繫的緣故,我跟大會總召Zoe,以及《VIDE創誌》製作人文華,在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的辦公室裡安排了一次會面。當場扣掉大會的演講流程溝通,以及搭配年會的正式訪談,大概還剩下9分半鐘時間。抓緊了空檔,我跟唐政委聊了三個設計相關的議題。

聊過之後,心情是開心的。不是因為能跟唐鳳對談打卡,而是感受到設計概念的傳遞與連結,以及在政府組織內的多線推進。那是一個不孤單的感覺,到了一個狀態就能夠把多元專業連結起來,一起為greater good努力的感覺。

有鑑於唐政委開放透明,每場訪談都公布逐字稿的風格,這篇記錄也就以類逐字稿方式呈現。

對您來說,「設計」是什麼?

陳文剛:「我想聊的第一個問題比較廣一些。我發現您對於設計一直有很高的關注,而且談的設計是很開闊、很跨領域的。像是Say it上面就總計提到過295次的設計,包含服務設計、課綱設計、溝通的設計、社會設計、參與流程的設計、沙盒機制的設計、股權的設計等。我想請教您的是:對您來說,設計是什麼?」

唐鳳:「我想設計就是設想跟計畫。設想是在Double Diamond第一個菱形的地方,去探索大家對於這個議題的意見,一直到能夠充分了解我們設想如何。設想如何就是我們所謂的How Might We (HMW)。所以這個第一的部份就是設想的階段,大家一起來設想,如何有一個共同的價值。我們可能立場不同、體驗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是這個都是看事情有不同角度嘛,所以我們到最後可以凝聚成一個共同的設想。這就是設想的部份。

閱讀全文 快訪唐鳳:如何把設計帶進政府

《設計一門好生意》一本怎麼讀都開心的跨界好書

newbonew-1170x987-1170x400

總的來講,這是一本無論順著讀、跳著讀,還是隨手翻,都會很開心的書。

怎麼說呢,首先照著順序讀這本書,你會走進一段double loop design journey。從understand開始,一路經歷ideate, prototype 以及validate。就像探險旅程一樣,每一個段落都精采,而且隨著時間推演,二十多個設計師現身說法,四十多個實務案例環環相扣,越讀越過癮。

換個方法,如果你只是隨手翻翻,任意跳著讀,那也會充滿驚喜。

書中的插畫風格流暢,而且帶有點歡欣的幽默感。如果閒有興致,可以一邊翻,一邊跟著塗鴉各種想法跟概念,閱讀的樂趣則會加倍放大。書裡的文字內容也精鍊易讀,字裡行間流露著設計師慣有的理想跟堅持,會鼓勵你放膽去做,但是也要記得幫自己留一點空間。章節間的導覽系統亦是一絕,包含右上角的麵包屑、黃綠紅的色彩編碼、以及為超心急的讀者所設計的Fast passes 任意門等,再再都把這本書的設計性格表露無遺。

讀得開心之餘,你不見得會立刻意識到,這居然是本商管書,更勝於設計書。事實上,在Amazon的分類上,它正是歸類在商業類別下的strategic planning,而不是design techniques。對我來說,這是一本設計得很棒的書;但更棒的是,對任何人來說,這是一本教你學會跟設計師一樣思考,並且重新設計一門好生意的跨界好書。

延伸書籍:

設計一門好生意:自己動手,Step-by-step畫出未來新商機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8378

創新像是釀啤酒,而不是擠牛奶

以我多年從事設計顧問的經驗來看,創新需要三個條件:文化、過程、跳脫。

首先我們來談談文化。這組圖很好玩,是美國幾個大型創新企業的組織架構圖 (搞笑版)。你可以看到每一家企業都有他們的特性跟特色。Google跟Amazon都是階層式架構,但是各個product line跟function team的互動模式不一樣,組織的面貌跟特性就不同。其他像Facebook是平行流動的,微軟看起來是各部門互幹的,Oracle的法務好像很強勢;Apple過去則是中央集權的,但是Jobs過世之後,就變成從中央散開了 (笑)

Types of Company Culture (Image credit: Organizational Charts, Organizational Charts: an update)

不同的組織,會有不同的創新文化。這六家都是美國的創新企業,也都很成功。但是他們的組織文化適合台灣企業嗎?我也沒有確切的答案。

姑且把美國大公司的例子放在一旁,回頭看我們AJA這家設計顧問公司的組織文化。2015年以前,我們的組織是很集中、架構明確的。三個老闆各自帶領團隊,嚴謹分工,各守專業分際。這樣子運作沒出什麼大亂子,有紀律、好管理,但就是少了點創新的火花,對於市場需求的變動也比較缺乏彈性。AJA 1.0 to 2.0

2015年初的時候,我們自己發現這樣不行。創新突破不夠多,而且設計師的學習成長也逐漸停滯下來。整個組織運作結晶化、僵固化了。所以我們把公司裡所有設計師都找來,一起坐下來討論遇到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像是大家工作需要多點彈性,我們就一起討論彈性工時的制度,每週要1, 2, 4甚至是8個小時,由設計師們一起討論決定。大家希望績效能夠透明,我們就把一切都透明公開,包含每一個專案的接案金額是多少、獎金計算方式、日常的溝通互動等,全部都透明化。你可能很難相信,AJA現在的獎金制度已經設計成,三個老闆完全沒有辦法影響設計師的任何一毛錢獎金。夥伴們的成長目標自己訂,績效表現全都看自己的設計產出,一切往transparent, self-orgainze, work as a team的方向去走。

閱讀全文 創新像是釀啤酒,而不是擠牛奶

玩真格的產品跟服務,都該通過「微醺測試」

「微醺時刻」是一種既短暫、又持久永恆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跟心理學上的心流 (flow)很接近。只能專注在少數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能做的事情很有限、關心的事情也很有限。整個人的注意力很集中,眼中容不下半點虛假跟bullshit。你只想看到那些真實、愉悅,著實令人興奮的事情。其他假惺惺的鬼東西,一概沒有耐心跟精力去對付,這就是所謂的「微醺時刻」。

在這個moment,你的感知跟反應都是真的,沒有半點敷衍。這是一個充滿真誠、面對自我的時刻。

Druck Usability Test

(Image credit: What Your Drunk Text Says About You | Galore)

就在週六晚間喝得半醉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推論。那就是任何產品跟服務,都應該通過所謂「微醺時刻」的使用性測試。怎麼說呢,在喝醉的時候,你是懶得撒謊,也最討厭別人說謊話、虛應故事的時候。所以看到爛東西,會自然地躲開;看到有趣的玩意兒,會不由自主地靠近。這時候去使用任何產品或服務,如果有半點虛假不真實,都會有噁心排斥感。發自內心地覺得這是什麼鬼東西、怎麼會搞得這麼複雜虛偽。反過來,如果遇到細膩貼心的產品跟服務,則會感到行雲流水、巧遇知音,來得真是時候。

所以,在一般的使用性測試中,當受測者拿了1,600塊錢,或甚至是2,000-3,000塊錢的訪談費之後,可以預期的是,整個人的反應都是被制約的、被迫要取悅付錢那一方的。這時候的忍受力無限大,而且對於任何鬼東西都充滿耐心跟毅力。這不會是真的狀態,離人性的真實面太遠太遠。

在喝醉的此刻,在沒有人付給我訪談費,而且還勉強可以登入WordPress的此刻,我強烈建議:所有要玩真的的產品跟服務,應該都要通過這樣的「微醺測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