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就像炒飯

很多人問我,設計像什麼,我想了想,做設計跟炒個蛋炒飯其實沒什麼不同。要做出好吃的炒飯,需要兼顧食材、刀工、火候等;好的設計,同樣也需要有好的創意、美感、工藝水平、跟恰到好處的設計步調。

設計就像炒飯
設計就像炒飯,需要有創意、美感、工藝水平跟設計步調

首先,做過炒飯(或是上網查過炒飯小撇步)的都知道,材料裡面最重要的基底,就是那碗隔夜飯。用隔夜飯的原因是,澱粉需要時間靜置,以除去多餘的水份,讓米粒聚實有嚼勁。做設計也一樣,剛發想出來的idea很乾淨原創,但不一定是最好、最全面的。順手把這些點狀的創意,完整地記錄下來,放個一兩天再回頭看,一般來說,總能沈澱一下,讓後續的思考更為深入細膩,甚至由單點延伸出線跟面,變化出更多的可能性。

再來,則是選材跟刀工。依據食材的本質,味道重的如鹹魚火腿等,適合少量提味,玉米青豆等則適合用來大量拌入米飯以增加口感。然而,不同的食材,也需要對應不同的刀工手法,如此才能融合各種材料的特色,層疊出最適合的風味。還有一件事很重要,同一種食材,要用同一種刀工去切,厚度紋理若有不同,會使熟度及口感有落差。所以刀工必須要求一致,這樣一來不僅美觀,而且容易料理。

回過頭來,設計也是一樣。在選材上,每一種介面設計元素,不管是dropdown menu(下拉式選單)、search bar、prompt message(提示訊息)等,都有各自的特性與慣例。放與不放、放多放少、簡化或加重比例,這全都依照設計的主軸與目的而定。設計師自己要懂得取捨、權衡、並且pixel-by-pixel地優化每一項設計元素。這些美感跟工藝技術的結合,就像烹飪中的選材跟刀工一樣,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

食材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火候。炒飯講求大火翻炒、受熱均勻。通常先從不易熟的材料炒起,最後才處理易熟易焦的。做設計也是一樣,需要一股衝勁、奔放的熱情,抓大放小,在短時間內燃燒精鍊出油亮迷人的提案。溫吞和緩的設計步調,是搞不出好設計的。那種拖很久,慢慢來的設計,往往做出來的作品也是悶悶的,什麼都有,但就是缺乏驚喜跟感動。

一切都到位了,最後則是份量的拿捏跟擺盤。炒飯的份量依客人的人數而定,不適合太多,讓客人吃到撐,那就不覺得好吃了,要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才算剛好。設計提案也是一樣,好的設計提案一定有2到3個方向可供選擇,但是提案時間絕不超過45分鐘,也絕不提供幾十種差異化,丟給客戶自己去做選擇。所謂的好設計,並不在多跟滿,而在於精巧細緻,讓人回味無窮。簡單講,得能做到第一眼驚艷,細看每個細節都恰到好處,而且聽完簡報會引發思考,但又不會覺得複雜難以決斷,這才是所謂高檔的設計提案。

好設計跟美味的炒飯一樣,口感清楚、脈絡分明,從第一口到最後完食,都有著一致的美感。設計就像炒飯,而炒飯就像人生的很多事情一樣,很基本,但也很需要步驟、方法跟基本功。講完大道理,我要去洗手做飯了,呵。

延伸閱讀:

238個料理的為什麼?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47867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0585

What to Cook and How to Cook It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F011909455

作者:

David 陳文剛

長期專注於UX設計創新,專長為design coaching, team facilitation & consulting. 現為AJA Creative 使用經驗總監,UXTW 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 共同發起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