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AI Will Change the Way We Make Decisions

[大衛選讀] 當機器預測 (prediction) 變成幾乎免費,人類判斷力 (judgment) 的價值才正要彰顯。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日益成熟,機器預測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甚至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變得幾乎免費。

這一趨勢將對商業決策和人才需求產生深遠影響,正如Ajay Agrawal, Joshua Gans 和 Avi Goldfarb 在他們的著作《AI 經濟的策略思維, Prediction Machines》中所預言的那樣。當預測變得唾手可得時,它將徹底改變企業運作的模式,並且重新定義工作的價值。

在傳統的商業決策中,預測和判斷往往交織在一起,難以區分。然而,人工智慧的崛起正在改變這一狀況。機器學習演算法藉著能處理海量數據的能力,可以生成高度精準的預測結果,而這一任務恰好是人類所不擅長的。

(本文為心得摘要,完整原文內容:https://hbr.org/2017/07/how-ai-will-change-the-way-we-make-decisions)


▎當預測成本趨近為零 (as the cost of machine prediction falls to almost zero)

當預測成本趨近為零時,企業將更多地依賴機器來完成這一流程,從而將人力資源釋放出來,專注於往上一層的判斷和決策。

然而,預測只是決策的一個環節,判斷力才是其中的關鍵。判斷力是一種根據特定情境,權衡行動利弊後,做出最佳決策的能力 (Judgment is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what the reward to a particular action is in a particular environment).

雖然人工智慧可以提供精準的預測,但它並不能自主地確定什麼樣的結果對組織最有利。這就需要人類運用判斷力,根據組織的目標和價值觀來設計適當的獎勵函數,指導人工智慧系統的運作方向。

閱讀全文 How AI Will Change the Way We Make Decisions

AI UX-Design Tools Are Not Ready for Primetime?

[大衛選讀] Nielsen Norman Group 4月中發表一份研究所得,該研究透過今年初與 UX 從業人員的深度訪談,去評估現有的 AI 設計工具。

先講結論跟我的感想。這篇研究結論是:現有的 AI 設計工具大多功能有限,無法顯著改善設計流程。但我讀著讀著,會有未來已經不是靠寫毛筆來做記錄的時代了;這時候去評估機器手臂寫毛筆的效果,然後結論是文書抄寫的工作流程不會被取代,也沒有長足的改善,會不會滯後了些?

有空看看 Google 研究團隊的軟體工程師 Srinivas Sunkara 和 Gilles Baechler 在3月19 日發表的 ScreenAI 全新語言模型。可能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思考面向。

無論如何,NN/g用心發表了研究所得,還是要好好參考一下。

內容整理如下,原文連結: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ai-design-tools-not-ready


AI UX-Design Tools Are Not Ready for Primetime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變革,使用者體驗設計領域也不例外。然而,一項針對 UX 從業人員的深度訪談研究顯示,儘管市面上湧現出各種標榜 AI 驅動的設計工具,但它們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仍十分有限。UX 設計師普遍認為,目前的 AI 設計工具無法真正提升工作效率或創造出高質量的設計作品。

▎Designers Use AI, Just Not for Design

Nielsen Norman Group 的這項研究是在 2024 年初對 UX 研究人員、設計師和管理者展開訪談,重點關注他們如何在工作中整合 AI 工具。受訪者大多是 AI 技術的早期採用者和擁護者。

研究發現,UX 設計師主要將 ChatGPT 等文字生成 AI 工具用在腦力激盪和構思任務上,但在實際設計工作中鮮少採用專門的 AI 輔助工具。

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在於,現有的 AI 設計工具存在諸多不足。研究者評估了 Wireframe Designer、Uizard、UX Pilot 等幾個常見的 AI 設計工具,發現它們生成的線框圖和設計方案大多過於簡陋和模板化,難以為設計過程帶來實質性的助益。此外,這些工具在大中型組織的部署過程中,往往會遭遇缺乏客戶支援、使用指引不足等問題,甚至可能涉及使用 AI 生成內容的版權風險。

閱讀全文 AI UX-Design Tools Are Not Ready for Primetime?

關於智能的第一性原則,以及對於 AI 人工智能發展的影響

[大衛選讀] 去年底的 AI 熱潮開始後,我就一直在找關於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原則。若能看懂大的原則跟方向,後面要做自我技能的發展,或是特定的投資決策,都會比較容易些。

On some first principles of intelligence 這篇文章,試著寫出了智能的幾個第一性原則,並且用此對比人工智慧的發展。

文中提到了如何建立資訊反饋機制 (feedback mechanism)、善用電腦在儲存與計算上的巨大優勢、以及怎樣發展泛化能力 (generalization capability) 等概念,非常具啟發性。

原文是一篇很簡短,但有點硬的文章。為了讓自己讀懂,我額外讀了不少相關資訊,再擴寫成以下的重點摘要。

內容整理如下,原文連結:https://www.lesswrong.com/posts/oJzHEYL9ztgMwsze9/on-some-first-principles-of-intelligence


On some first principles of intelligence

關於智能的第一性原則

過去十年中 AI 研究的進展和成功,似乎都可以追溯到上世紀所發現的一些關於智能本質的基本原則。以下就來細談這幾個可以視為是智能的第一性原則,以及這些原則對於 AI 人工智能發展的影響。

▎由 Robert Wiener 提出的反饋機制 (Feedback mechanism)

一般來說,反饋 (feedback) 是對於資訊迴路的抽象描述,目的是在確保一個系統能夠持續地改善與調適 (improvement/adaptation)。

在真實世界裡,人類和動物都需要收到反饋,以便提高做某件事情的技能水準。同樣的,一個產品或技術,也需要來自於外部環境的反饋資訊,來逐步改進以達到一定的可用性。

我們可以這樣說,任何有用的自動化系統,本身都是封閉迴路的反饋系統 (closed-loop feedback system)。系統會監控輸出,並且用來調整輸入;藉由不斷地回饋本身的狀態,來自行調整運作效能。

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沒有反饋機制的自我監督機器學習,像是設定了很多規則去模擬但卻沒有真實上路的自駕系統,發展到最後並不能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果,那就一點也不意外了。因為這樣的系統,缺乏來自於外部環境對於表現好壞的反饋。

這些資訊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用來改進跟修正。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 AGI 通用人工智慧必須要能夠自主與環境互動,透過觀察去收集動作之後的反饋,並通過某種機制去持續地整合所得資訊,進而改寫優化自身的程式碼。

▎由 Rolf Landauer 提出的蘭道爾原理 (Landauer’s Principle)

Landauer’s Principle 把資訊熵 (information entropy) 與熱力學的熵 (thermal dynamics entropy),巧妙地連結在一起。兩者同樣都遵循熱力學的第二定律。這個原理認為,當你刪除一個位元的資訊時,會有對應的能量被釋放到環境中,也就是變成熱能。資訊處理和能量消耗之間是密不可分的。

熵在這裡可以被視為一個對不確定性 (uncertainty),或混亂程度 (disorder) 的度量。在人工智能領域中,降低熵就意味著減少不確定性、提高模型的預測能力或效能。

如果一個演算法被放在封閉系統裡,沒有來自外部環境的資訊反饋,像是加入更多的新數據或是人類的知識,它將無法學習或適應新的狀況。它的智能水平或是預測能力將無法提昇,熵也就不會降低。

目前最常用的反饋方法是,利用工程師自己的理解和判斷,來優化和改進機器學習模型。然而人類的思考速度和處理能力相對較慢,而且可能受到先入為主的偏見影響。隨著數據和模型規模的增長,單單只靠人類工程師的大腦來反饋和優化,可能會變得越來越不切實際。

閱讀全文 關於智能的第一性原則,以及對於 AI 人工智能發展的影響

如何設計一份能自主成長的工作?

[大衛選讀] 最近我一直在想,五到十年後的工作,還是跟現在一樣嗎?肯定不一樣,過去光是遠端協作工具的導入,就已經改變了整個設計溝通的模式以及職能上的需求。未來 AI 大量自動化之後,對於人類工作挑戰上的改變,肯定是巨大而直接的。

How Well-Designed Work Makes Us Smarter 這篇文章,提到了人類認知的兩種關鍵能力,包含結晶智慧與流體智慧 (Crystallized and Fluid Intelligence)。以及如何透過良好的工作設計,去讓工作者自主學習,累加知識,並且促進認知發展。

身處設計顧問業,我們每一個專案的團隊組成、設計流程、甚至專案挑戰,都是可以 (而且需要) 被設計的。當然不可能隨心所欲想幹嘛就幹嘛,但總是有機會去做點工作設計上的努力,讓大家工作開心自主些,在過程中多一點好的挑戰跟反饋。

重點摘要整理如下,全文連結:https://sloanreview.mit.edu/article/how-well-designed-work-makes-us-smarter/


How Well-Designed Work Makes Us Smarter

如何透過精心規劃的工作安排,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良好的工作設計,讓工作者能自主、目標導向地解決問題,可以增強員工的認知技能,並且有助於持續學習。

推動員工持續學習是一個日益迫切的優先要務。隨著 AI 人工智能系統的發展,越來越多手動和常規工作會被自動化,人類可能會需要轉而去承擔那些更具認知挑戰 (more cognitively challenging) 的工作。這一切使得管理者必須要認知到,如何在工作場所培育認知能力、加速學習成長,變得越來越關鍵。

研究結果發現,並非所有的工作在促進學習方面都有一樣的效果。但差異並不來自工作的類型,而是跟工作設計 (work design) 是否得當有關。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提到五個在工作設計上的重要面向。我們也將針對勞動力逐漸老化的影響,並且在管理實踐上提出建議。但首先,我們將先解釋什麼是認知,以及對工作者績效表現有關的兩種關鍵能力。

結晶智慧與流體智慧 (Crystallized and Fluid Intelligence)

人類認知有兩個關鍵的類型,對工作績效都相當重要:結晶知識和流體認知的能力。

知識包括了我們所知的事實、我們如何做事的理解 (程序性知識, procedural knowledge) ,以及所謂的內隱知識 (tacit knowledge),像是非正式獲得且難以解釋的知識,例如開車的經驗技能。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隨著人們積累經驗並發展專業,工作相關的知識會隨之增加。這一變化被稱為結晶智慧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的增長。

以銷售業務為例,透過持續的銷售活動,他們將更深入了解產品和客戶,形成專業知識。多年下來,大量累積的知識讓他們能夠處理棘手的客戶和複雜的產品問題。銷售業務的知識,也就是結晶智慧,因此累積增加而且能充分運用。

第二種認知是流體認知能力 (fluid cognitive abilities),也就是我們留意、推理跟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剛剛提到的銷售業務為例,基礎的工作記憶能力 (working memory) 和處理複雜資訊的速度,使他們能夠在第一線妥善解決客戶的問題。

結晶而成的知識會累積並在一生當中持續增長;然而後面這種流體認知能力,又稱為流體智慧 (fluid intelligence),通常在成年早期達到高峰,然後就隨著年齡開始退化下降。

閱讀全文 如何設計一份能自主成長的工作?

易用性研究發現,AI 可提升員工生產力達 66%

[大衛選讀] 使用者體驗研究先驅 Jakob Nielsen 剛發表文章表示:最新的易用性研究發現,AI 可提升員工生產力達 66%

Jakob Nielsen 是在使用者體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和易用性 (Usability) 領域中極具影響力的專家。他被認為是網頁易用性概念的教父,同時是專業諮詢公司 Nielsen Norman Group 的共同創辦人。

很少看到 Jakob Nielsen 用如此興奮的口氣發表文章。看著UX領域的大師級人物,對於 AI 提昇工作效能的實證研究成果,有這樣熱切 (手舞足蹈?) 的反應,真是非常新奇。

簡單講,AI 讓生產力瞬間增加了66%,這是很驚人的進步。AI 不只增加了效率,也同時增進了品質。AI 不會取代人類,往後最好的工作結果,將來自 AI 和人類的共同協作。AI 縮小了技能差距,同時也減低了人們在工作記憶上的負載,這將會大量釋放創新突破的可能性。

我盡量在翻譯上保留 Jakob Nielsen 的原意語調了,有興趣感受一下興奮感的,記得閱讀一下原文 🙂

重點摘要整理如下,全文連結: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ai-tools-productivity-gains/


AI Improves Employee Productivity by 66%

易用性研究發現,AI 可提升員工生產力達 66%

我們終於得到了關於像 ChatGPT 這種生成式 AI系統在實際商業任務中的易用性研究數據。三個最新的研究針對不同領域中非常不同類型的工作者進行了測試,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使用 AI 後的生產力明顯提高 (productiv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技能最低的工作者獲得了最大的收益 (biggest gains for the least-skilled users)。其中一些研究還發現,不只是效能,工作的質量也有所提高。

近幾個月以來,對 AI 無止盡的討論一直在進行,但幾乎所有的結論都是推測性的,充滿了作者的個人觀點。大部分內容都可以看做是胡說八道。

基於特定觀點的猜測經常是錯誤的,並且當公司砸了大筆資源,卻推出了無效的產品時,這將會導致大量的浪費虧損。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從用戶實地使用中所蒐集來的實證資料 (empirical data from hands-on use),會如此地有價值。

生產力研究結果 (Productivity Findings)

最近有三個獨立研究,分別測試了企業軟體公司的客服人員解決客戶查詢、經驗豐富的商業人士撰寫常規商業文件,以及程式設計師編寫一個小型軟體。

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結果是: AI 確實適用於真實的商業使用。與沒有 AI 工具相比,用戶在 AI 協助下去執行工作要有效率得多。

• 研究1:使用 AI 的客服人員,每小時能多處理 13.8% 的客戶查詢。

• 研究2:使用 AI 的商業人士,每小時能多撰寫 59% 的商業文件。

• 研究3:使用 AI 的程式設計師每週能多編寫 126% 的程式碼。

從圖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任務生產力的變化在三個研究的領域中非常不同。似乎越需要認知的任務 (例如:寫代碼 vs. 回答客戶查詢),越能受益於 AI 的協助。

AI 導致的生產力提升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Is the AI-Caused Productivity Lift a Big Deal?)

平均而言,在這三項研究中,生成式 AI 工具在執行實際任務時讓企業用戶的生產力增加了66%。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個數字?

單純數字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只有當我們將其與其他數字進行比較時,才能得出結論。

作為比較,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美國的平均勞動生產力增長在 COVID-19 大流行前的 12 年 (2007-2019年) 中,為每年增加 1.4%。根據 Eurostat 的數據,歐盟在同一時期的平均勞動生產力增長為每年 0.8%。

現在我們有了可以比較的東西。AI 帶來的 66% 生產力增長,如果是用自然方式增長,在美國得花上 47 年,在歐洲得花上 88 年。從這點看來,確實,AI 是一件大事!

閱讀全文 易用性研究發現,AI 可提升員工生產力達 66%

AI 即將大幅改變教育與學習,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大衛選讀] AI 對於教育會有什麼影響?這是一個很有急迫感的問題。相較於在企業內,使用人工智能來協助工作,通常是一個正向樂觀的期待;在教育領域上,則充滿了各種挑戰跟不確定性。

史丹福大學 – 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 (Stanford HAI, Human-Centered AI Institute) 在今年二月舉辦了AI+Education Summit. 在一整天的工作坊交流中,各方教育專家深入討論了 AI 改變教育的潛力,以及在這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

在教育上,AI 可以帶來的改變是很巨大的。用得好的話,將給予老師前所未有、高度個人化的即時支援;同時也逼著學習者必須去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然而,這才剛剛開始。一切都開始快速變化中;現在是時候,在教育上要去做正確的努力了。可以好好細讀想想,怎樣跑在前面,幫我們的孩子去更好地走在 AI 的浪頭上。

重點摘要整理如下,全文連結:https://hai.stanford.edu/news/ai-will-transform-teaching-and-learning-lets-get-it-right


AI 即將大幅改變教育與學習,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在 AI+Education Summit上,史丹福的研究人員、學生和產業領袖討論了 AI 改變教育的潛力,以及在這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

直到2月15日峰會舉行的時候,ChatGPT已經擁有超過一億個用戶,30%的大學生已經用它完成作業,讓它成為有史以來成長最快的新科技應用,特別是在教育場合中尤其明顯。現在在教育界,教師和學校一直在思考如何應對這種新興技術。

AI+Education Summit 探討了一個核心的問題:如何善用 ChatGPT 和其他的 AI 來促進人類的學習?

很明顯地,新科技可以讓教育變得更加普及,從根本上改變、創造出全新的教學方式;但 AI 也有可能會把很糟的教學模式變得自動化、為更多人帶來負面的影響。這端看我們怎麼運用它。

首先,來看看AI的潛力:

潛力一:為大量教師提供個人化的支援

模擬學生 (Simulating students):AI 語言模型可以作為模擬的實習生,幫助新進教師進行實務訓練。去反覆模擬教學過程中的混亂狀況,並且主動發問各種延伸問題。

即時反饋和建議 (Real-tim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AI 也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狀況,結合專家教學資料庫,給台上的老師提供即時的反饋跟建議,像是當下合適的幾個引導問句等。

教學後反饋 (Post-teaching feedback):AI 可以產生課後分析報告,總結這堂課的整體動態。像是:學生的發言時間、辨別出引發最多參與的問題等。

更新專業知識 (Refreshing expertise):AI 可以幫助教師跟上專業領域的最新進展。例如,生物老師可以讓 AI 幫忙補充他們對最新癌症研究的了解,或利用 AI 來更新課程內容。

閱讀全文 AI 即將大幅改變教育與學習,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人工智能會導致內容的超級通膨 (content hyperinflation) 嗎?

[大衛選讀] 這是一個最近經常聽到,但是眾說紛紜的議題。

2010年以前,關於資訊與內容,大家關心的是資訊過載 (information overload) 的問題。電子郵件、內容農場、社群媒體等應用加在一起,造成了資訊量過大,超過人們認知負荷,而有一波焦慮跟反思。

2022年以後,生成式人工智慧,則是帶來另外一波大浪。AI 生成的內容,開始可以大量無限制的產出,而且跟人類撰寫的內容已經開始不分軒輊。這就不只是閱讀接收端的問題了,而是會大幅影響到內容生產端。

Will AI Lead to Content Hyperinflation? 這一篇文章從網路創業者的角度來看,試著去思考:如果內容是網路出版的「貨幣」,那麼開始進入「通貨膨脹」時期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甚至善用這場大劇變?

我很喜歡他的結論,最終還是回到,大家為什麼要買你的內容。消費者真的是買一本書、訂閱一個頻道嗎;還是為了「信任」、「參與」和「影響力」而付費?

重點摘要整理如下,全文連結:https://copymatic.ai/will-ai-lead-to-content-hyperinflation/


人工智能會導致內容的超級通膨嗎?

ChatGPT 已經證明是 AI 的關鍵突破,它讓大眾為之著迷;同時也讓理解其連鎖影響的人,感到深刻的憂慮。

對於一般大學生或自由撰稿人來說,透過簡單的文字提示,就可以在 30 秒內生出一篇獨特且看起來可信的文章,這聽起來簡直像是天堂一樣 。

直到你開始去想像往後的情境,並開始意識到,這最終將走向何方。未來還是天堂嗎,這就是個問題了。

無論如何,看起來我們最終將不可避免地,得面對 AI 內容的海嘯。讓我們更深入地去想一下,這意味著什麼。到底是挑戰,還是機會。

首先,圖靈測試將會被突破, Passing the Turing Test

Alan Turing 在1950年設計了圖靈測試的思想實驗,用來看機器是否能真正展現出與人類無法區分的行為與溝通。70年後的今天,無論 GPT-4 或其他 LLM 是否能正式通過圖靈測試,我們基本上已經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AI 創建優質內容的能力,將達到一個難以想像的規模。這樣的內容閱讀起來,就像人類親手寫的一樣。這個現實,已經近在咫尺。

再來,不祥的預兆已經出現,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ChatGPT 推出後只花了兩個月,用戶數就從零增長到1億,成為歷史上成長最快的單一應用。

這成就非常驚人,但同樣令人驚訝的是,大型科技公司如何迅速地面對現實,棄械投降。這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Google 對「自動化內容, automated content」,在態度上的明顯急轉彎。這是讓 SEO領域和出版業界難以接受的事情,因為這跟 Google 先前十幾年來的規範指引,明顯是互相矛盾的。過往這些搜尋相關的規範,明顯地反對任何形式的內容自動化。

這對於網站經營者、SEO產業,甚至對於一般的Google搜尋用戶都有巨大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內容量的問題。

如果 GPT-4 真的可以透過簡單的文字提示,就寫出一本 60,000頁的小說;那麼有什麼可以阻止它在幾分鐘內,就建立起一個真正有用的 60,000 頁權威網站呢?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確實也是非常可能發生的狀況。

即使出版商很克制地只使用 AI 進行概念發想、內容延伸,或者只使用在頁面的某些區域;其結果仍然會是,每一個利基市場的內容量,以及其中的競爭,將會因此增加好幾個數量級,而且幾乎不需要額外的成本。

我們已經看到像 Red Ventures 這樣的大型出版商,公開揭露他們所發佈的內容,有採用「內容自動化」技術。很確定的是,如果他們的競爭對手,看到他們使用這種策略可以獲得成功,其他出版商將會盡可能快地啟動 AI 引擎。

如果內容是網路出版的「貨幣」,那麼我們確實開始進入「通貨膨脹」時期。

閱讀全文 人工智能會導致內容的超級通膨 (content hyperinflation) 嗎?

Don Norman談人工智能與設計

[大衛選讀] Don Norman是認知科學與使用者體驗設計的重要人物。他是 「情感設計」和 「使用者中心設計」概念的主要推動者,對設計思維、使用者體驗、人機互動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這個課程影片裡,Don Norman談到人工智能在設計中的應用,以及在人人都可以做設計的年代,專業設計師所需肩負的重責大任。

重點摘要整理如下,全文連結:https://www.interaction-design.org/literature/topics/ai


現在的互動設計師正以各種方式,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改進了網路搜尋、串流服務和其他平台的搜尋演算法。AI 能幫助分析上兆位元組的數據,找出人類大腦無法找出的模式。

毫無疑問的,人工智能將改變用戶與產品和服務的互動方式。

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和聊天機器人,就是能針對用戶的輸入,做出即時反應的介面範例。使用經驗設計師 (UX Designer) 透過設計語音助手的聲音表徵,以及功能特性,以進一步吸引用戶。儘管聊天機器人僅是以文字呈現,但它們仍然需要在產品使用情境中,貼近人們能感知的常理。就像任何介面一樣,設計師希望創造出,用戶信賴而且喜歡使用的使用者體驗。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公式,可靠度加上專業度,等於最後感知到的可信賴度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plus perceived expertise will lead to perceived credibility)。由於人工智能是為了服務人類,我無法想像在哪種情況下,用戶體驗設計會不重要…  如果搞砸了用戶體驗設計,不管你的人工智能技術有多厲害,都是沒有意義的。」- Dan Rosenberg, UX Professor at San Jose University

閱讀全文 Don Norman談人工智能與設計

人工智能已經入侵了人類文明的操作系統

[大衛選讀] 這一期經濟學人當中,有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標題是:「人工智能已經入侵了人類文明的操作系統」。

近期 AI 工具一波波導入,大家開心擁抱各種研討會新知的時候,我覺得是值得靜下心來去思考的觀點。

重點摘要整理如下,全文連結:https://www.economist.com/by-invitation/2023/04/28/yuval-noah-harari-argues-that-ai-has-hacked-the-operating-system-of-human-civilisation


Yuval Noah Harari 認為,人工智能已經入侵了人類文明的操作系統。這位歷史學家和哲學家指出,會講故事的電腦,將徹底改變人類歷史的進程。

自從計算機時代以來,人工智能(AI) 的發展一直困擾著人類。迄今為止,這些恐懼主要集中在機器通過物理手段殺掉、奴役或取代人類。但在過去幾年中,出現了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從意想不到的方向威脅著人類文明的生存。人工智能已經取得了一些驚人的語言操作和生成能力,無論是文字、聲音還是圖像。

人工智能因此入侵了我們文明的操作系統。

語言是幾乎所有人類文化的基石。例如,人權並未刻在我們的DNA上。相反地,人權是我們通過講故事,和制定法律時,所創造的文化產物。上帝神佛也並非物質現實,而是我們通過創造神話,和撰寫經文時,所創造出的文化產物。

貨幣也是一種文化產物。紙幣只是五顏六色的紙張,而目前超過 90% 的貨幣甚至不是紙幣,它只是電腦計算機裡頭的一串數字。賦予貨幣價值的是故事,是銀行家、財政部長和加密貨幣大師們,所告訴我們的故事。Sam Bankman-Fried、Elizabeth Holmes 和 Bernie Madoff 在創造真實價值這方面並不擅長,但他們都是極具說服力的說故事者。

一旦 AI 比普通人更擅長講故事、譜曲、繪圖,以及撰寫法律和經文,那將會發生什麼事呢?

閱讀全文 人工智能已經入侵了人類文明的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