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選讀] 剛看完科技巨頭的半年財報,有一種哇,這獲利成長也衝太快了的感覺。
這讓我想要去好好分析一下,過往經濟成長的原因為何,變化有多大。這次的人工智慧變革,跟歷次工業革命又有什麼不同,接下來有可能會引發怎樣的經濟變化?
除此之外,為什麼矽谷會流傳一種說法:「當人工智慧爆炸發生時,你最好已經夠有錢了 (you had better be rich when the explosion occurs)?
本文選讀彙整了多篇文章,內容整理如下,原文連結則放在留言中。
西元1700年以前,世界的經濟成長率幾乎為零
在漫長的世界歷史中,從基督誕生開始,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間,相當於法國路易十四的巴洛克時代晚期,中間經過了1700年,全球產出平均每年約只成長 0.1%。那是一段經濟成長停滯的漫長年代。
任何短期的經濟成果,很快就會被新一輪的人口增長所稀釋,使社會整體的生活水平倒退回原點。
這又稱作為「馬爾薩斯陷阱, Malthusian Trap」。在長達數千年的農業社會裡,無論是東方的漢唐盛世,還是西方的古羅馬,絕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並沒有本質上的飛躍。
直到18世紀末,以蒸汽機為代表的技術革命在英國爆發,人類的生產力首次超越了人口增長的壓力,才擺脫了束縛,大幅拉升經濟的發展曲線。
如果通用人工智慧,引發另一次的經濟爆炸,那會發生什麼事?
工業革命後,年均經濟成長率從從 1% 到 2.5%,中間花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看似緩慢,但已經為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
如果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引發一場經濟爆炸,將全球年度 GDP 增長率推升至20-30% 甚至更高,那世界將會變得如何?
人工智慧的自我改進特性,將成為成長的飛輪
要分析未來的改變,首先要先知道經濟成長可能從何而來。
過去的技術如蒸汽機或電力,是人類創新的工具,是人類在主導創新,但人類也成為創新的主要瓶頸。到了AGI 時代,人工智慧則可能成為創新的主體,而不再受限於人類。
飛輪的第一步,是資本再投資:自動化帶來的早期巨大回報,將被重新投入到硬體和軟體的研發中,形成一個正向循環。研究智庫 Epoch AI 所建立的經濟模型顯示,一旦AI 能夠自動化約三分之一的任務,年度 GDP 增長率就將超過20%,並持續攀升 。
再來是資訊資本 (Information Capital) 的自我繁殖。資訊資本指的是軟體、演算法、數據庫、專利、設計藍圖、數位內容等無形資產。跟傳統資本不一樣的是,它可以零成本地大量複製,而且沒有折舊減損的問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William Nordhaus 認為這將帶來經濟學上的「奇點」。我們用聰明的工具去創造出新的成果,而這些成果又能馬上被用來打造出「更聰明、效率更高的工具」。這個過程不斷自我加速,快到超乎想像。
白領薪資將大幅下降,資本擁有者則獲益滿滿
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是,一個理性的雇主不會以高於成本的價格購買服務。當 AGI 可以用一定的成本完成某項工作時,同等的人類薪資就不會超過這個價格。沒有公司會願意支付比 AI 成本更高的薪水來雇用一名人類員工。
回頭看看翻譯、逐字稿登打、插畫繪圖等已經被 AI 淹沒的領域,你就能充分理解 AI 即將帶來的薪資下沉。
只有一小部分擁有與 AGI 互補技能的工作者,如頂尖的創意人員、戰略家或研發工程師,將獲得極其高昂的薪資 。他們的獨特才能因 AGI 的賦能而被放大,變得極其稀缺和有價值。
那獲利跑到哪裡去了?人工智慧的獲利預期會集中在少數技術領先的科技公司手裡。如果你擁有資本,擁有這些科技公司的股票,那你就有機會靠這些投資收益好好賺上一筆,成為資本受益人 (rentiers)。
這也解釋了矽谷流傳的一種說法:「當人工智慧爆炸發生時,你最好已經夠有錢了 (you had better be rich when the explosion occurs)」。
利率可能會大幅飆升
在一個預期將出現爆炸性增長的經濟體中,兩個強大的金融力量預期將同時作用。
首先,個人的儲蓄意願將大幅下降。既然明天全世界就可能變得極其富足 (abundance)、不愁吃穿,為何還要節儉儲蓄?其次,對投資資本的需求將急劇飆升,以支持建設AGI 所需的龐大基礎設施,如數據中心和能源生產。
為了平衡這兩種力量,經濟學中的拉姆齊法則 (Ramsey rule) 指出,實質利率必須上升到極高的水平,才能夠吸引人們儲蓄,從而滿足巨大的投資需求。
這意味著,如果 AGI 真的能帶動經濟大爆發,那麼大家都會瘋狂去投資掏金;未來「借錢的成本」也就是實質利率,照理說一定會跟著大漲。
各項資產價格進入未知的拔河賽
極高的利率將對各類資產的估值產生一場劇烈的「拔河賽」,高低起伏充滿了極高的不確定性。
在股票上,一方面超高速的經濟增長意味著企業未來的獲利將大幅提高,這對股價是正面的。但另一方面,飆升的利率將反過來抵消投資公司的意願,降低股票這類風險資產的估值。這兩種力量相互抗衡,使得對股價的影響變得很難捉摸。
在土地價格上,土地的供應是固定的。AGI 的發展可能需要將大片土地用在建設數據中心和發電場,從而推高地價。然而,土地也是對利率最敏感的資產之一,高利率將對土地價格構成巨大壓力。
在現金上,持有現金或存入銀行似乎是一個安全的選擇,可以直接受益於高利率,不必擔心資本價值波動。但這取決於一個關鍵前提:中央銀行必須及時、準確地認識到經濟狀況的劇變,並將利率提升到足夠高的水平。
如果央行反應遲緩,設定的利率過低,將導致失控的通膨,進而侵蝕現金的價值。
接下來可以觀察什麼?
耶魯大學經濟學家 William D.Nordhaus 認為,如果一個如此巨大的變革即將發生,我們不應該只耳聞這樣的故事,而必定會在宏觀經濟數據上,看到像地震儀一樣的明確警訊,包括:
1. 生產力增長率的急劇加速 2. 資本利得在收入中的份額顯著上升 3. 企業在 AI 和計算基礎設施方面投資的大幅增加 4. AI 在所有行業中加速替代人類勞動力
根據2025年八月初的科技巨頭財報,前三個指標都有進展。像是微軟、谷歌、META獲利都大幅飆升;資訊科技業的淨利潤率高達 24.8%,遠高於其他行業,也高於自身五年平均;以及全球科技巨頭都正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AI基礎設施投資競賽等。
剩下勞動力的取代還沒有那麼明顯,只是不知道還能撐多久啊,值得繼續追蹤觀察…
》延伸閱讀書籍:
Power and Progress – 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
The AI Economy – 一個經濟學家的AI觀點:未來,剝削我們的是演算法,還是掌握演算法的「人」?
The Age of A.I. – 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生活,甚至是世界?
The Singularity Is Nearer – 奇點已近:當人類與AI融合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