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You Solving the Right Problems? 這篇文章,很清晰地說明了重新框定問題 (reframing) 的概念。真正創新的解決方案,大多來自於對於問題的另一種定義。Reframing 的重點,不在於找到「真正」的問題,而是在於是否有「更好」的問題可以解決。重新去辨識問題的不同面向,有時可以帶來根本性的改進,甚至可以激發出創新破框的解決方案。
我們終於得到了關於像 ChatGPT 這種生成式 AI系統在實際商業任務中的易用性研究數據。三個最新的研究針對不同領域中非常不同類型的工作者進行了測試,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使用 AI 後的生產力明顯提高 (productiv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技能最低的工作者獲得了最大的收益 (biggest gains for the least-skilled users)。其中一些研究還發現,不只是效能,工作的質量也有所提高。
近幾個月以來,對 AI 無止盡的討論一直在進行,但幾乎所有的結論都是推測性的,充滿了作者的個人觀點。大部分內容都可以看做是胡說八道。
基於特定觀點的猜測經常是錯誤的,並且當公司砸了大筆資源,卻推出了無效的產品時,這將會導致大量的浪費虧損。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從用戶實地使用中所蒐集來的實證資料 (empirical data from hands-on use),會如此地有價值。
The Persona of a Great Design Leader 這篇文章,很有系統地寫出了設計主管的職責、優秀主管應有的特質,以及幾個最佳實務參考。
我覺得設計師要閱讀想想,仰望一下現在帶頭的 Design Lead 做得如何,所處團隊的運作是否有章法。設計主管要反思,我們是不是真的有在讓團隊持續變得更好,還是只是挑人挑案子,做一次性的設計燃燒。企業負責人也可以用此評估,我現在養的設計團隊,是否能夠自己往前走得更遠;找來的設計主管,是否有原則、耐心跟遠見,能夠在組織內最大化地發揮設計專業的價值。
根據 Brownlee (Fast Company 資深編輯) 的說法,暗黑模式是一種刻意誤導與欺騙的UI/UX設計決策。試圖利用人類心理認知上的特性,誘導使用者去做一些,他們實際上並不想做的事情。
創造 Dark Patterns 這個詞的 Dr. Harry Brignull,則將其定義為:一種精心設計的用戶界面,目的在欺騙用戶做特定的事情,例如購買保險或訂閱付費服務。 (a user interface that has been carefully crafted to trick users into doing things, such as buying insurance with their purchase or signing up for recurring bills.)
How To Give And Receive Design Critique Well 這篇文章,很有結構性地說明了什麼是設計批判。好的批判應該會在極端正負之間,有一條微妙的平衡線。不但可以同時辨識出一個設計的好跟壞,能建設性地給予回饋,有清楚的評估原則、務實的參考資訊,並且能鼓勵設計師從錯誤中學習。
[大衛選讀] 遠端工作已死,這句話從 Elon Musk 跟 Sam Altman口裡說出,彷彿就此蓋棺論定了。網路文章光是引用這個當標題就夠吸引人了,但如果到頭來沒有真的去思考,疫情之後帶來的改變契機是什麼,那真是非常可惜。
Enabling Effective Remote Working – Principles and Patterns from Team Topologies 這篇文章,從團隊拓撲學 (Team Topologies) 的三個核心原則和模式,包含:團隊依賴性、團隊邊界、互動等,去深入說明怎樣才能建立起更強健的組織型態,進而催生出良好的遠端工作模式。